税务系统国税税收可持续增长调研报告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税收持续增长,国税收入连续五年保持 20%以上的高增幅,更是高位运行,完成各税收入 8689 万元,同比增收 2322 万元,增幅高达 36.5%,创下超历史、超同期、超计划的喜人业绩,并实现了税收总量三年翻一番的巨大突破。 然而,从我县税源的结构特点及进展趋势来看,我县国税收入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要实现持续增长,尚存在许多有待调整与改进的问题。 一是缺少一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纳税大户。市 60 强企业中,我县仅 4 家入围,所占企业份额在 7 县市(含市直)中位居末位,这与当年县市税收总量排名基本一致。缺少一批重量足、影响大的重点税源,是我县税收在全市排位中迟迟难有增进的重要原因。 二是行业税收增长仍以粗放型为主导方式。我县冶金、非金属矿物制品和非金属矿采选三个行业合计纳税占生产、制造类行业税收总额 92%,这意味着我县税收增长主要依靠能源高耗型和资源依赖型行业,耗能高,污染重,粗加工,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严重依赖自然资源,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粗放型增长方式与科学进展要求存在差距。 三是特色产业尚未形成税收增长集聚效应。目前我县形成一定税收规模的产业群仅旅游与硅铁两大产业,而具有本地资源优势的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生产加工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已形成规模,但由于产品多为浅加工,附加值低,且生产经营分散,因此税收规模与企业数量不相匹配,以石材行业为例,全县石材行业近 150 家企业共计实现国税收入 332.55 万元,尚不及硅铁产业三家企业纳税总额的十分之一,石灰石、石英石生产加工企业所纳税收则更少。 四是区域经济进展失衡制约全县税收增长。从各乡镇税收完成比例情况来看,全县 14 个乡镇(含县直)中,县直、通羊两家单位完成税收占全县国税总额 83.1%,其他 12 个乡镇税收所占比例均不到 5%,其中有 8 个乡镇不到 1%,慈口、杨芳两乡镇全年完成国税不足 10 万元,厦铺、燕厦出现较大幅度减收。乡镇经济进展失衡已成为制约我县税收快速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要实现我县国税收入快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增长,就必须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从以下五个方面做文章: 第一,做足企业重量。我县税收总量要上级次,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份量,通过引进、培植、组建、整合等形式,力争培育出更多规模企业,树立起更多品牌,特别是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之后,有利于企业增加固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