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

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_第1页
1/7
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_第2页
2/7
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_第3页
3/7
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一、生活习性:大叶黄杨属无患子目黄杨科植物。灌木或小乔木,花期 3-4 月,果期 6-7 月。喜光,稍耐阴,有一定耐寒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常见品种有金边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北海道黄杨、金心大叶黄杨等。二、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煤污病、立枯病、蛾类、红蜘蛛、蚧壳虫、天牛、绢野螟等。1、大叶黄杨叶斑病,也称大叶黄杨褐斑病。症状:为害大叶黄杨的嫩叶、老叶,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斑,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有浅褐色同心轮纹,边缘深褐色稍隆起,病斑内密生细小黑色霉点。病斑透过背面,只是背面颜色比正面稍浅。病斑干枯后与健部裂开,直至形成穿孔。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一般 6 月份开始侵染,7~8 月份为侵染盛期,在 8 月中旬出现症状,8 月中下旬至 9 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防治措施:用光合素+扫斑 800 倍喷雾,连续2 次,间隔 7 天。避免栽植过密,透气,可以减少发病几率。2、大叶黄杨枯萎病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毁灭性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症状:患病的大叶黄场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一般 5 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防治措施:用地彩 1500 倍灌根,再用光合素+四霉素 1000 倍喷雾。3、大叶黄杨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随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发病原因: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普遍。防治措施:使用禾林道根腐灵 1000 倍灌根,再用光合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