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对策 【摘要】对 5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自杀、自伤、伤人、外逃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整体素养培育,加强病房设施管理,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使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从而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护理对策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别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1]。常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是:自杀、自伤、伤人、外逃的可能。对我医院 2025 年 1 月—2025年 1 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50 例出现自杀、自伤、伤人、外逃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 50 例中,其中男性 36 例,女性14 例;年龄 22—66 岁,平均年龄岁;文化程度:大中专 11 例,中小学 33 例,文盲 6例;职业:干部 10 例,工人 16 例,农民24 例。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自杀 7 例,其中自缢死亡 2 例,自杀未遂 2 例,坠楼 3 例;自伤 4 例;伤人 23 例;外逃 16 例;及时追回 9 例,回家 7 例。 2 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隐患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隐患存在护理管理因素,护理人员自身素养因素,病房设施因素 3 个方面。 3 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可出现自杀、冲动伤人、自伤、外逃的行为发生,常引起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院期间安全隐患分析并做好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医护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本组资料显示,在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隐患存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管理因素:安全制度不健全及执行不到位;分级管理不明显。②护理人员自身素养因素: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欠缺,病人病情掌握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对意外事件的发生不能有效地实行抢救措施。③医院设施管理因素;医院硬件设施不合要求,无定期检查病房设施安全隐患。 根据上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行以下的护理防范措施; 3.1 严格执行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士要对各项规章制度有所认识如:分级管理制度、巡视制度、约束病人制度、探视制度、给药制度等,对各种规章制度应真正落实到实处,避开走过场。 实施分级管理制度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对有自杀、自伤、伤人、外逃及激烈兴奋动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