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车检测、修理安全技术措施为了进一步保证绞车检测、修理不出问题,现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参加人员必须仔细严格执行.一、 检测、修理主要负责人:钳工廖义兵、电工陈志勇;负责人员的安排与具体施工,谷礼宜、周孚明负责技术指导。二、 检测、修理前必须将绞车房主电源隔离开关拉开,并悬挂上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的警示牌。三、 钢丝绳放入斜坡,应用直径不小于 Phi;12钢丝绳和相符合的绳卡卡在入井口的钢轨上。四、 滚筒起吊架必须牢固可靠,并且先进行试吊2~3次,滚筒下面必须打好保护木垛,木垛离滚筒空隙不得大于50㎜。五、 检测、修理使用电焊、气割时,作业地点必须备有两个以上泡沫灭火器和足够的消防砂。六、 检测、修理过程当中,拆下的零配件及工具应摆放整齐,严禁堵塞安全通道。七、 用过的废纸、油和烟头等易燃易爆物不准乱甩乱放,油脂要统一管理,距火源不小于5米远。八、 拆下的零配件,必须严加保管,不得有任何损坏,尤其是齿轮和轴径面。九、 减速箱合盖前,检测、修理负责人必须亲自详细检查,以防留物于内。十、 检测、修理技术要求1、 轴承的修理与安装①、间隙:轴与轴瓦之间的径向间隙为轴径的1 permil;左右,径向侧向间隙为顶间隙的1/2。②、轴承调整间隙的垫片不得超过四片,垫片总厚度不得超过2㎜。③、轴的要求:主轴的水平度不得超过0.2 permil;,轴颈磨损和加工切削量不得超过厚设计值的5%.2、 减速箱的修理与装配①、检查齿轮时,假如发现有齿面磨损不匀,反常痕迹或局部剥落情况,应检查齿轮中心距,各轴不平等度,齿轮啮合间隙,各轴承的水平度不同轴度和接触情况。②、齿轮啮合间隙检查:采纳压铅法和塞尺法,最小齿侧间隙(0.05~0.08).③、齿轮啮合接触面积检查:采纳涂色法,接触长度不得小于齿长的 60%。齿轮不得有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和剥落等现象。3、 滚筒的修理与装配:滚筒出现裂缝要进行焊补,衬木磨损严重必须进行更换,固定螺钉要沉入衬木的 1/2。4、 紧急制动闸①、液压推动器已坏一台要更换;②、检查刹车带磨损情况,假如磨损严重,则要更换。5、 电气部份①、电动机在检测、修理前先要求测量其绝缘阻值并记录,检测、修理后复测一次,做好检查、加油工作。②ⅱ 电气除尘和触头修理、调整均按《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执行,务整定值任何人都不允许随意调动。③、检测、修理完毕后,要进行试车,正常后才能投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