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安全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永恒话题。从上世纪核电站泄露至最近桥梁断裂事故,从我国的煤窑爆炸到国内外的溢油事件,安全无处不在,并时刻向众人彰显其重要性。多少家庭因此悲剧,老人失去孩子,妻子失去丈夫,儿女失去父母;多少环境由此受伤,在受辐射地区的变异怪像,在油污中挣扎的海鸟,在人类眼中渐渐消逝的蓝天,这一切似乎都可归结于“安全”二字,然而,我们更需要看到及重视的是其背后推手。安全,是国家、企业、部门乃至任何一个社会细胞正常运作的基石。一旦基石不稳,事业大厦也必将在瞬间倾覆。诚然,在某些安全事故中,客观条件起了催化作用,但诱发事故的直接因素,往往都与人的意识、人的心态、人的行为有关,诸如:管理不严、操作不当、违反规程等。之所以会不断出现这些明知故犯的行为,还是在于人性上的弱点——心存侥幸,麻痹大意。落实到我们日常性工作中,“安全无小事”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做起来并未完全对号。有一种流行说法叫“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习惯性违章也便时有发生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注意安全的习惯。海上平台的停产大修工作刚刚结束,在此期间,兄弟们非常辛苦,所作努力也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安安全全的完成大修,改善设备的生产状态,提高设备的安全指数。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却发生了许多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事情,类似 “脚手架上耍杂技”、“脚手架拆卸过程当中无脚踏,像悟空一样的攀爬”、“衣冠不整现场逛”等等,这些事情都是人习惯性违章的体现,难道他们的安全意识就不强吗?安全规章管理制度不知道吗?后果不能预见吗?恰恰相反,他们心中都是非常清楚的,却为什么还是不遵守呢?无数次的干着同样的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中,为了方便,习惯性的违了章,没有被人发现,没有发生事故,更没有造成人员损害,估量事后还颇为得意,感觉自己走了捷径。于是乎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做,最后竟形成了习惯。这不由让人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习惯性地忽视安全,习惯性地工作路数,也习惯性地埋下安全隐患,只是不知这隐患会在何时发作。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主旨就在于要解决人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问题,为管理的其它环节制造先决条件。安全管理更是离不开以人为本这根主线,石油生产第一线的我们尤是。重在管理,力在执行,提高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树立“安全在我心中”的理念就是体现“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