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1)现场救治① 终止毒物接触。经呼吸道吸入者,应当立即脱离有毒环境,并换洗衣服,清洗皮肤。经消化道急性中毒者,应当立即洗胃,可用 1%的硫酸镁或硫酸钠溶液,以形成难溶性铅,防止大量吸收,并给硫酸镁导泻,洗胃后可灌以活性炭,成人 30~100g,儿童 15~30g,以吸附毒物,亦可给以牛奶或蛋清,以保护胃黏膜。② 对症与支持疗法。腹痛剧烈时,可用 10%葡萄糖酸钙 10~20mL静注,必要时可重复,此外尚可注射阿托品、654—2 等,但当出现肠麻痹性梗阻,腹胀、顽固性便秘时应慎用。有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中毒性心肌病、中毒性脑病或脑水肿,继发性贫血时,应快速进行处理,有水电平衡紊乱时,应当及时纠正。③ 驱铅治疗。可用依地酸钠钙(CaNa2—EDTA)0.5~1g 加入 50%葡萄糖 20mL 静注或 10%葡萄糖 250—500mL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3—4 天为一疗程,因 EDTA-Pb 络合物有肾毒性,故有严重肾功损伤时应慎用,极为儿童。有铅中毒性脑病不用二巯丁二酸(DMSA),美国治疗儿童铅中毒脑病采纳 BAL-EDTA 联合疗法,认为 BAL 为小分子药,可进入细胞内,阻止临床与生化状态的恶化。对于驱铅治疗青霉胺、促排灵等亦可选用。(2)治疗原则① 一般疗法。脱离铅作业,适当休息,营养支持疗法,必要时可加用中草药。② 对症治疗。腹绞痛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肌注阿托品、654—2,对慢性中毒引起的症状如腹绞痛、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肾病、贫血等最有效的疗法是驱铅治疗,其他一些治疗可参见有关章节。③ 驱铅治疗。(3)其他处置对于铅吸收,可继续从事原工作,3~6 个月复查一次,轻度、中度铅中毒经治疗后,一般不留后遗症,治愈后的轻度中毒病人可继续从事原工作。中度铅中毒原则调离铅作业,凡患重度铅中毒病患,必须调离铅作业,并根据病情,给予治疗和休息。重度铅中毒经治疗后可遗留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铅麻痹、铅中毒性脑病,但比较罕见,且与治疗欠及时等有关,其处理可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员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有关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