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隐患分析及预防在锅炉运转过程当中,时常会发生水击、爆管等各种各样的事故。本文从锅炉管理的全过程分析锅炉安全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管理实际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变事故后维修为事前预防,这对于预防锅炉事故的发生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以下各种隐患都是容易造成锅炉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锅炉结构不合理造成某些部位强度不够、水循环不良、存在热偏差或炉体不能自由膨胀等;锅炉材质不符合质量要求;制造工艺不当,受压部件存在内应力;排污口安装高,泥渣无法排尽;锅炉两端无膨胀滑动支点,管道膨胀受阻;安全阀设计不合理,调试不符合要求;水位表安装位置不合理;压力表不准或连接管未能够按要求安装;防爆门过重或卸压面积不足;排烟温度设计不合理等。 锅炉运转管理不善造成锅炉缺水或满水;水质管理不善引起锅炉结垢;除氧不善使金属受热面产生腐蚀;排污不及时造成炉水碱度过高;调节不及时造成锅炉雾化不良、燃烧不完全、火焰不稳定或偏斜;燃烧器本身故障或燃烧系统故障造成锅炉熄火等。 锅炉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锅炉房安全运转管理的 9 项制度 7 项纪录;锅炉受压部件及安全附件等缺乏定期检验、检测、修理;操作人员无证操作或操作证未能按时审验;操作人员技术素养低,缺乏常见安全事故隐患推断能力;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修理不及时、不到位等。 锅炉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应按《锅壳式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标准》和 JB2025-05《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进行;锅炉结构应当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如运转时各部分应能自由膨胀,水循环应安全可靠,非受热面的元件应有足够的冷却或可靠的绝热,锅炉的安装、检测、修理和清扫应尽量方便等;设计人员应对其设计的锅炉安全性能负责,设计图纸、技术文件上应有完备的签字,并完成审核备案手续。制造厂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所必要的技术力量、设备、检验手段和规章管理制度;新试制的锅炉产品,必须进行技术鉴定,合格之后方能正式生产投入市场;必须要严格执行原材料的验收制度、工艺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只有经省(或相当市)级劳动部门批准的锅炉安装单位才能承担安装任务;安装锅炉的单位,应按TJ231(六)《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法律规范》第六册的有关规定施工。 锅炉使用单位应向当地劳动部门办理锅炉设备使用登记手续;司炉人员应持证上岗;应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运转管理奖惩考核管理细则,严格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