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预习之判断题1.“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询问别人想不想江南。()2.“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食天下第一。()3.《纪念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显示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4.《独坐敬亭山》和《忆江南》都是唐诗。()5.“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言必信,行必果。”这两句讲的都是交朋友应该要讲诚信。()7.《尊严》一课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城市守信的品质。()8.“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富有”在这句话中是指物质财富的富有。()9.《中彩那天》一课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让我们懂得了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10.“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显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句话用词完全正确。()1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是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的。()12.《尊严》一文对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的细致描写来体现的。()13.“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可以用“精诚所加,金石为开。”()14.“略”的正确拼音是“luè”。()15.幼龟入海最危险的是在经过沙滩时,易成为食肉鸟的美食。()16.蝙蝠夜里飞行,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17.“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结课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这句话是课文的原句。()18.《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是书信体文章,控诉了战争的罪恶,表达了作者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19.“寂静的山林里偶尔传出几声宛转的鸟叫声。”这句话没有错字。()20.“黑黝黝的火山口,好像要吞没周围的一切。”这句话是比喻句。()21.“今天,我们中国孩子尽管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这句话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22.《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写了两个小英雄的故事,都表现了他们机智勇敢和爱国的精神。()23.“这歌声,即使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观察不出跟真夜莺有什么两样。”这句话中加点儿的词使用得不恰当。()24.“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划横线的这句话中提示语标点使用得正确。()25.“成群结队”和“结出果子”两个词中“结”的读音相同;“一场春雨”和“场地”两个词语中“场”字的读音不同。()26.“率”字中间部分的写法是先中间后两边,最后一笔是“点”。()27.《乡下人家》一课作者是啊胡宗南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地市级顺序交叉描写的。()28.《乡下人家》一课作者是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29.“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看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这句话与课文中的原句相同。()3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白居易陛下描绘的田园美景。()31.《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按时间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展开。()32.《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告诉我们不要相信权威,权威说的话是错的。()33.他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这句话不是比喻句。()34.“他好像和游渔溶为一体了。”这句话有一个错字。()35.“聋哑青年笑了,笑得那么甜。”这句话描写了人物的神态。()36.《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作者对年轻人的认识:举止特别——画技高超——骄傲——令人敬佩。情感变化是油欣赏、误解到由衷敬佩。()37.《扁鹊治病》的体裁是童话,《普罗米修斯》的体裁是神话故事。()38.《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39.“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这句话没有错误。()40.“猎狗悄悄地向前走,好像闻到了前面有什么猎物。”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41.《渔夫的故事》和《文成公主进藏》都是民间故事。()42.“补救”和“抢救”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相同。()43.“遥篮”和“级不情愿””愚不可极”这组词中有3个错别字。()44.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耳朵。()45.科学家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46.“弥漫”的意思是“充满、布满”。()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