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灼烫伤及中毒窒息的措施1 工作人员禁止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混纺的衣料制成的衣服从事现场作业。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要戴手套或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2 所有高温管道、容器等设备上都要有保温,保温层要完整,室内环境温度在 25℃时,保温层表面温度一般不超过 50℃。3 应尽可能避开靠近和长时间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如汽、水、燃油管道的法兰盘、阀门处,锅炉及制粉系统的人孔门、看火门、检查孔、防爆门、安全门处,以及除氧器、热交换器、汽包的水位计处。如工作需要,必须在这些地方长时间停留时,必须办理工作票,落实好安全措施。4 必须按规程要求正确合理使用喷灯,不熟悉喷灯使用方法的人员禁止使用喷灯。5 易燃易爆区域、制氢、燃油及润滑油设备检测、修理需动火时,要办理动火工作票,并按规程要求仔细落实安全措施,输送氢、油介质的管道,其隔绝措施必须是加堵板或通大气,不能只关断阀门了事。6 运转的锅炉看火门、检查门必须关好,除运转值班人员外,其他人不准打开看火门、检查门。运转值班人员打开锅炉看火门、检查门时,要缓慢小心,工作人员站在门后,并看好两旁躲避的退路。当锅炉燃烧不稳或吹灰时,禁止打开看火门、检查门。7 冲洗水位计时,要站在水位计的侧面,打开阀门时缓慢小心。8 锅炉除焦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防烫伤工作服、工作鞋,戴防烫伤手套和必要的安全用具。除焦时两旁应无障碍物,以方便工作人员躲避。9 炉膛及烟道的温度在 60℃以上时,不准入内进行检测、修理或清扫工作。若有必要进入 60℃以上的炉膛、烟道内进行短时间工作,必须制定具体安全措施,并经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作业时设专人监护。10 锅炉水压试验时,管理空气门的人员不准擅自离开,以免水满烫伤其他人员。在保持试验压力时间内,不得进行任何检查工作。11 禁止在带压运转下捻缝、焊接、紧螺丝工作。12 各疏水出口处应有完善的保护遮盖装置,防治疏水时烫伤人。13 在拆卸管道或阀门法兰时,要缓慢松开法兰盘上离身体远的部分螺丝,再略松近身体部分的螺丝,使存留的汽、水从对面的缝隙排出,防止尚未放尽的汽、水烫伤工作人员。14 焊接作业现场必须做好隔离措施,防止焊渣掉落、飞溅引燃周围易燃物和造成人员烫伤。15 禁止使用汽油作清洗溶液。作业现场的汽油、煤油存放量不得超过规定值。16 进行与机炉汽水有关设备的检测、修理工作,应当严格根据规程要求做好汽水隔离措施,作业前工作负责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