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赴山东烟台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由来已久。从 1984 年中央“五四三”活动指导委员会(中央文明委的前身)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发端,至今已有 23 年。1996 年,中央 xx 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前,要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城市。1999 年、XX 年,中央文明委分别评选表彰了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烟台市是首批 53 个城市之一。XX 年,中央文明委正式部署考评命名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并明确规定,申报对象必须是前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 在此背景下,烟台市确立了“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努力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于 XX 年正式申报,并于 XX 年 10 月首批被命名。其经验和做法给了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进展 多年来,烟台市坚持以党的 xx 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进展这个“第一要务”,注重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其主要方式,一是选准主题,旗帜鲜亮地加强正面灌输。早自 1990 年始,就坚持每年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全市分农村、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五个层面,实行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组织优秀党课下基层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中教育活动。二是强化对比引导,更新进展观念。针对干部群众中一定程度存在的“自满自足自负”和“畏首畏尾畏难”情绪,选择了全国 14 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省 17 个市及周边城市三个座标,分 1980 年、1999 年和“xx”以来三个阶段,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使干部群众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的前 12 年,烟台在全国 14个首批开放城市中的进展位次稳中有进,而“xx”期间,17 项主要经济指标有 11 项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比较,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认识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进而增强了“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形成了破满破难、奋力赶超的斗志。 思想建设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和 精 神 支 撑 。 XX 年 , 全 市 gdp 达 到 1630.89 亿 元 , 增17.5%,在 14 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排名由第 8 位前移至第 7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64 亿元,增 33.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80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