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和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发生堵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近几年以来,尤其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病率逐年提高。由于 ASO 常可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严重时发生肢体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病变主要侵及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渐渐形成管腔闭塞,是下肢发生缺血。主要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痛苦、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逝、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危险因子为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糖尿病;次要危险因子如肥胖、精神社会因素、内分泌、遗传等因素也是不容忽视。动脉硬化为全身性疾病,因而下肢动脉闭塞症常常合并其他部位如颈动脉、肾动脉、冠状动脉等疾病。二、临床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男女均可发生,以男性为多数,常在中年后发病。根据 Fontaine 分期,病程分为以下四个临床时期:1、轻微症状期:发病早期,多数病患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如病患怕冷。肢端感觉异常,行走疲劳等。2、间歇性跛行期: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表现也是常见的症状。当病患行走一段距离时,由于缺血缺氧,小腿的肌肉痉挛、痛苦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行走,休息片刻,症状缓解,才能继续活动,如再行走一段距离,症状又重复出现。3、静息痛期:当动脉进一步狭窄,而侧枝循环建立严重不足,使患肢处于相当严重的缺血状态,即使在休息时也感到痛苦、麻木和感觉异常。痛苦部位多为患肢前半足或趾端,夜间及平卧时容易发生。此期患肢常有营养性改变,表现为皮肤菲薄呈蜡纸样,指甲生长缓慢且变形增厚,患足下地时潮红,但上抬时又呈苍白色,小腿汗毛稀少、肌肉萎缩等。4、组织坏死期: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以致轻微的损伤也无法修复时,则出现肢端溃疡,趾端或受压部位易发生,严重者发生肢体坏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自然病程:假如病情未予控制,任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