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学校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建立了教学过程三级管理模式,形成了“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老师”三级管理网络。在这个三级管理网络中,作为贯彻学校教学措施的基层单位,教研组架通领导和老师教学联系的桥梁,成为学校实施、检查教学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参谋,其功能益发突出。本学期,我们小学科学教研组以《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科研工作的专题化,树立老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进展的观念,注重校内和校际沟通,努力提高全组老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动师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取得了不少成绩。一、教学科研,成效显著: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这已成为我们教研组老师的共识。本学期,全组老师仔细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和落实。平常我们常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回来后能热心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每次教研活动有明确主题,讨论沟通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获得的经验、取得的成功、经历过的失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3 月 14 日,丽水市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会在莲都区城北小学召开,来自九个县(市、区)的小学科学教研员和 50 余位小学科学骨干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我组陈建秋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主持短信评课活动。3 月 20 日—21 日,莲都区小学科学(修订版)下册教材培训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区的 30 余位小学科学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全组科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我组陈建秋老师作《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专题讲座时,他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和与会老师互动沟通等独特的方式吸引了所有老师的目光,使研讨氛围达到高潮。4 月 16 日,区教研室组织送教下乡活动,我组陈建秋老师到老竹民族学校上了题为《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沟通课,整节课一气呵成,学生主动参加,在有效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得到听课老师极高的评价。5 月 20 日,XX 年学年第二学期区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会议在中山小学后庆校区召开。作为本次会议唯一一个进行经验沟通的教研组,陈建秋老师作了《关注科学概念优化教学过程——“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讨论(二)》专题讲座。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