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物理:备课资料(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备课资料(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2
高中物理:备课资料(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2
备课资料一、天行有常亚历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曾写诗称颂牛顿:“自然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切遂成光明.”万有引力定律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打破了对天体运动规律认识的神秘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而得到的一系列科学发现,不仅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表明了自然和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验证都离不开精确的天文观测,根据天文观测可以掌握天体运行的规律.我国古代很早就懂得应用这种规律来编订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运用这种规律,还可以推算古代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我国学者在天文历史年代学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例如确定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 1044 年 1 月 9 日清晨.研究的主要依据即文物与史书中记载的天象,因为天象是可以验算、可以检验的.二、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牛顿之前或与牛顿同时代的科学家为什么不能把引力问题彻底解决呢?归根结底是他们无法逾越前进道路上的三大困难.牛顿困难之一 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如何解决这种变化的曲线运动问题,当时还缺乏相应的数学工具.困难之二 天体是一个庞然大物,如果认为物体间有引力,那么如何计算由天体各部分对行星产生的力的总效果呢?当时同样缺乏理论上的工具.困难之三 如果天体间是互相吸引的,那么在众多天体共存的太阳系中,如何解决它们之间相互干扰这一复杂的问题呢?这三大困难横亘在许多科学家面前,无情地阻挡着他们前进的脚步.那么,牛顿是怎样解决这三大困难的呢?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究竟遵循什么规律呢?牛顿利用他发明的微积分方法,越过了变速运动的障碍;他又运用模型方法,提出了质点的概念,并通过微积分运算的论证,把庞大天体的质量集中于球心,这样就能方便地计算出天体间引力的总效果;至于众多天体共存的“多体问题”,则是至今仍要用大型计算机才能解决的问题,牛顿大胆地撇开其他天体的作用不计,只考虑太阳对行星的作用——合理的简化使他能不受干扰地直达问题的本质.牛顿汲取了前辈科学家关于引力思想的精华,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三大问题.他大约从 1665年到 1666 年进行了“月—地检验”,经过长期、艰巨的创造性工作,终于摘取了引力问题的桂冠.牛顿的成就遥遥领先于同时代人,但他谦逊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成巨人们的肩膀上.”三、扑朔迷离的维氏推测俄国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家维利考夫斯基在《碰撞的世界》中提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物理:备课资料(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人教版必修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