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启动问题汽车的运行问题是高中物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一个重点,也是同学们在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其关键在于对汽车运行过程中的物理实质没弄明白,即不清楚它的物理过程,不知道它在每一个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和能量转化情况是怎样的?甚至忽视了汽车运行过程中与发动机的功率有关。下面就此类问题归纳整理如下:一、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成为功率,即 P=W/t。该式表示的是物体(或力)在 t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功率也可用公式P=Fvcosα 计算,式中 α 是 F 与 v 方向间的夹角,v 若是瞬时速度,则求得的为瞬时功率;若是平均速度,求得的为平均功率。发动机的功率即牵引力的功率。由于力与速度方向相同,P=Fv.如果发动机保持牵引力不变,则功率将随运行速率增大而增加。但发动机的功率的增大是有一定限度的,发动机实际功率不能超过其额定功率。当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并保持功率不变运行时,其牵引力与运行的速率成反比。因此,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 a 做匀加速运动只能维持到速度增加到某一极值 v1。若汽车的质量为 m,汽车运行中所受阻力为 F2,则牵引力F1=F2+ma,可知 v1=P/(F2+ma.).当汽车速度达到 v1之后,车速仍可增大(因为牵引力大于阻力),但随着速度增大,牵引力将减小到与阻力大小相等,得 v2=P 额/F2。显然车速达到最大速度之前,必然经历一段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加速度减为零。尤其是汽车以恒定功率开始运动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汽车始终做变加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运动学公式不能应用此类问题。例如汽车以恒定功率运动,在 t 秒内速度由 v1增加到 v2,其速度图线如图 1 中曲线所示,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反映了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由于图线下的面积反映了位移,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显然大于(v1+v2)t/2,即大于按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所求得的位移。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讨论汽车的运动的公式中,F2代表汽车所受的阻力,即所有阻碍汽车运动的力,不要将它与摩擦阻力等同。其实更严格地说,F2代表汽车所受各外力中,除了牵引力 F1之外所有其它力的合力。二、关于汽车的启动过程汽车的启动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恒定功率启动,另一类是以恒定牵引力启动;按汽车启动的位置又分为在平直路面上和在斜坡上的启动两种情形:1、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时(1)以恒定功率启动因为 P 一定,据 P=Fv 可知,v↑,所以 F↓。当 F=Ff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