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运动的速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接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5.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4.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教学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哪些概念(物理量)?一、速度 展示问题(播放比赛片段):北京时间 8 月 28 日凌晨 2 点 40 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 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 110 米栏冠军,12 秒 91 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 1993 年 8 月 20 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写了奥运会纪录. 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有几种方法呢?试举例说明.小结引出速度的定义:我们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位移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速度公式 v=S/t单位:国际单位 m/s 或 m·s-1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在竖直上等于单位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大自然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天空,日出日落;草原,骏马奔驰;树丛,蜗牛爬行.仔细观察物体的运动,我们发现,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