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题 讲 求 给 够 时 间 学 会 放 弃首先进了考场都害怕,包括我当时作为一个监考老师,因为监考是不允许出错的,我都特别紧张,打开试卷带,一边没有头,一边有,不能打断,我本身都很紧张,孩子们紧张是很正常的。孩子们紧张很正常,首先要明白这点。 考场进去之后,监考老师会宣布纪律,等待时间,发一些东西,检查一些东西,比如说你该带的物品是不是带齐了,检查这个。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深呼吸,深吸气、缓呼气,使心跳慢慢恢复了。等到一发卡,一发试题,紧张就没有了。这是开考前,心理状态的一个调整变化。呼吸的调整,心跳得调整过程。 然后答卷的时候,考前5 分钟发卷,这时候把该填的东西填好,填完了。等到看题的时候,有的学生着急,尤其是答数学、理综、文综,他非要写,老师说不要写了。孩子那时候还没有完全的稳定下来,大脑中的知识并不能到位,对题目的理解是片面的,所以入题就错了。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现在在清华读书,第一场语文,前4 个选择题,一个不对。我还教过一个孩子,理综从第1 题到12题一个都不对。是他不会吗?不是。这说明孩子在一进场思路紧张,容易紧张,这时候应该反复读题,在读题的时候,把整个的题浏览一遍 ,哪些题会,哪些不会,大致自己能得多少分,自己心里有数,自己安排一个大致的时间、计划、安排这是这5 分钟。还没有开始答卷的时间,反复读前两题,我们在读题的时候,由于语言文字的提示,大脑当中相关科目的知识就涌动,然后再答题,答题的时候,由前到后按顺序答。为什么高考出题把第一题放在第一题,而不放在最后是有研究的。为什么科目的安排,不管是 3+2 ,还是3+综合,第一场都是语文。语文是母语,能够克服紧张,在本能的情况下答题,最大限度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说编排题目由第一题到第三题这样编排也是有内在的规律。所以说我的建议就是顺序答题。 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跟每一个学生不一样,知识不一样,可能第一题不会,这很正常,第一题就不会,这很正常。可能第一题不会,最后一个题反而会,每一个人跟每一个人不一样。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不会的,怎么办呢?是给够时间,学会放弃。想当年毛泽东能把延安放弃,是为了争取更大的胜利,是为了保存实力。我们在答卷的时候,要的是分数,第一题不会,就不要看了。我为什么说要给够时间,比如说这道题,理综来讲的300分的题,150 分,6 分的选择题就值三分钟,我给够3 分钟,不管这道题对与不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