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物理: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教案(鲁科版选修3-3)

高中物理: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教案(鲁科版选修3-3)_第1页
1/3
高中物理: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教案(鲁科版选修3-3)_第2页
2/3
高中物理: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教案(鲁科版选修3-3)_第3页
3/3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案 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知道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2)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3)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2.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中的估算能力,会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固体和液体分子的质量、分子的体积(或直径)、分子数等微观量。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建立物质分子是球形体的模型,是为了简化计算,突出主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有两个,其一是使学生理解和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其二是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2.尽管今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在物理课上还不能给学生展现出分子的真实形状和分子的外观。这给讲授分子的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更突出了运用估算方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方法研究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的重要意义。三、教具1.幻灯投影片或课件: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离子显微镜下看到钨原子分布的图样。2.演示实验:演示单分子油膜:油酸酒精溶液(1∶200),滴管,直径约 20cm 圆形水槽,烧杯,画有方格线的透明塑料板。四、主要教学过程 [导入]古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的思考:①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波和他的学生的争论:把一块金子切成两半,接着把其中一块金子再切成两半,这样继续下去,能分割到什么程度。要么这种分割能够永远继续下去;要么有一个限度,不能进一步分割了。也就是说,物质要么是连续的,可以无限分割下去;要么物质是由不可分的粒子构成的。在他们看来,第一种说法是荒谬的,因此,他们的结论是:物质是由小得不被察觉的“a-tomos”粒子(即原子)构成。②我国古代的一种说法:“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古代,人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而在今天,我们则更多的建立在严密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逐张播放一片树叶被不断放大的图片]放大 6 倍时,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放大 20000 倍时,可以看到它是由细胞所组成的;放大到 50000000 倍时,就可以看到他的分子结构了[提议学生想象] 一张光盘、一片陶瓷或一块布片不断放大的情景[展示图片] 扫瞄隧道显微镜下的硅片表面原子的图像[总结][板书]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所组成的[新课教学][过渡]上面分析知道:分子的体积是极其微小的,用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物理: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教案(鲁科版选修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