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聆听能力和说话能力。其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写作又称为写话。在写话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正确认识并合理指导,可以培养学生的看、想、说、写能力。下面笔者结合看图写话教学中的做法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一、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年级的写话以看图写话为主。要想写出合符图意的句子,那首先就要看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不强,在看图时观察得不全面,往往只看到图上比较突出的事物。因此,教师在学生写话时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图。我曾出示一幅以“春天”为内容的图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图上画了一只在天空飞的燕子,一棵长出了叶子的柳树,一棵开满花的桃树,还有刚长出地面的小草。有的学生说图上有小鸟,有的说有柳树、桃树,而长在地上的小草往往被学生们忽略了。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在说出图上事物的时候看到什么说什么,一会儿说地上的,一会儿说天上的,然后又说地下的,写出来的语句让人觉得颠三倒四。我在教学写话时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去观察图画。在学生掌握了观察顺序后,指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看清图中事物的特点,如:人物的神情、动作,事物的状态是怎样的。我让他们再认真看图,那只小鸟是什么。有的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这是一只燕子,因为它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在看图写话中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能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有的老师认为看图写话只包括“看”和“写”两个方面,其实不然。看了图还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想象,并组织语句。这关系到知识的内化问题。当前,学生的写作能力较低,一般是由于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入混乱。美国教育学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实在并有想象力,就必须在思想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在观察“春天”这幅图进行写话时,刚开始很多学生只会想到:燕子在天上飞,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小草长出来了。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不高,学生能想出这样的句子已算比较好。但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我以适当的提问为支点,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把不会思考的事物想象成会思考的,把不会说话的事物想象成会说话的,把它们当作人来写;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想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如在以“春天”这幅图写话时,我就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师:从图中的事物来看,这是什么时候?生1:这是春天。生2:这是早上。师:春天来了,天气暖和,燕子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1:燕子很高兴。生2: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他们很快乐。师:说得真好!这里的景色怎样?如果你是这只燕子,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下子把思路展开了:生1:春天到了,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柳树长出了绿绿的叶子,桃花开得很美,小草长出地面了,春天的景色真美啊!生2: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说:“柳树,柳树,你长出了绿绿的叶子了;桃树,桃树,你开的花真红啊……”生3: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看到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桃树上开满了红红的桃花,它们一边飞一边高兴地唱起了歌:“春天真美丽。”教师在看图写话中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海中便会展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创新的萌芽破土而出,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三、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有的学生由于语感不强,而且还不会用代词,在写话时往往会把句子或人称重复了,在写话时出现很多语病,而自己并不知道,但是在读的时候却比较容易发现。在班上学生写了一段话: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