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正弦交流电是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知道中性面的概念.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理解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 (3).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图像,能从图像中读出所需要的物理量. (4).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能正确表达出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 (5).理解交流电的有效值的概念,能用有效值做有关交流电功率的计算2、 过程与方法:(1)掌握描述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进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及为富民强国认真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及中性面的特点.[教学难点]: (1)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2)当线圈处于中性面时磁通量最大,而感应电动势为零.当线圈处于平行磁感线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而感应电动势最大.即 , 有最大值; , 的理解.[教学器材]:投影仪、投影片、演示电流计、交流发电机模型[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知识回顾教师:如何产生感应电流? 请运用电磁感应的知识,设计一个发电机模型.学生设计:让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二)进行新课1、交变电流的产生演示 1:出示手摇发电机模型,并连接演示电流表. 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电流表的指针随着线圈的转动而摆动,线圈每转动一周指针左右摆动一次.表明电流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2、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投影显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分析:线圈 bc、da 始终在平行磁感线方向转动,因而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只起导线作用. (1)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a 图),ab、cd 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用心 爱心 专心教师强调指出:这时线圈平面所处的位置叫中性面.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2)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 时(b 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ab、cd 边的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这时感应电动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