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量子化现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2)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3)知道量子论的建立不仅是物理学的革命,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经典物理学能量连续性观点在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时的失败,体会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的伟大意义。 (2)通过了解“光电效应”实验与经典物理学理论的矛盾,体会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对光的本性的揭露。 (3)通过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和氢原子光谱,使学生知道微观世界能量量子化的特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量子论的观点是作为现代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 (4)通过列举量子论的发展所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对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影响,体会量子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深远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量子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们探求真理的无限艰辛和他们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光芒,使学生不仅从中获取科学知识,更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引导学生善于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2)关注量子物理对我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体会量子物理对 20 世纪科学技术领域和人类文明进步所造成的影响。 (3)引导学生沿着前辈科学家的足迹,去体验他们是如何由实验事实出发,尊重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检验,从而一步步登入微观世界的大门,感受科学家客观求实、理性追求、批判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 (4)通过了解并体会科学假说在物理学理论研究、发展中的作用,学习科学假说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二)本节概述 1.本节特点 (1)侧重于定性介绍。 (2)强调物理学思想和方法。 (3)重视实验事实。用心 爱心 专心 (4)重视理性思维的作用。 2.教法与学法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无法用已有的经典物理的观点去理解,学生缺乏相关知识的铺垫,因而对教学会造成相当大的困难。首先应正确地定位教学的层次和难度,《课程标准》对本节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是“初步了解和知道”,在必修课程中编排现代物理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对物理学的发展和前景有整体性了解,也是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学要求以了解为主,不做更高要求。教学形式可以教师启发性地讲授为主,配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科普读物,希望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后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问题和更浓厚的兴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