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1)【教学目的】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知道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不仅跟外力有关,而且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教学建议】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上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又是为学习下一课牛顿第二定律作准备。本节采用读书指导法,即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让他们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答:一切物体总保持匀直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 原来静止的小车要使它运动起来,必须用力去推它,能否说运动需要力? 答:不能。小车原来静止,要有外力才能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从静止到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应该说运动状态改变需要力,而不能说运动需要力。那么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板书:第二节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67 页,阅读课文,并在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一)、什么是运动状态改变? 答:运动状态改变即速度改变,那么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呢?是矢量,既然如此,速度的改变有几种情况呢? 1、大小、方向都变,让每种情况学生都举出些例子。板书:△V 2、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3、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通过刚才的阅读讨论,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叫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就是速度改变。(二) 运动状态改变原因是什么?先让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外力(实际上是所受外力的合力等于 0)它的 V就保持不变。显然,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实际上是所受外力的合力不等于 0),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例如:列车进站,由静止开始运动,V 由小变大,是由于受到机车的牵引,而列车进站时,速度由大变小,最后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再看水平抛出去的物体由于重力的作用,V 的大小,方向均发生改变(若不受重力,则扬长而去)可见,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运动状态改变就是 V 改变,而 V 改变就一定有 α,所以:力是物体产生 α 的原因。板书:Fαα 与 F 有关系,什么关系呢?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箱,先后用不同的力去作用相同的时间,那次物体运动快?答 F 大时,产生的 α 就大。(三) 、A 除跟 F 有关还跟什么有关?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m 不同,受相同的 F,那种情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