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案例 优秀教案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日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 2024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4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案例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北京西山、昆明湖、八达岭长城的漂亮,深化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笔下故乡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深化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一些作家关于故乡的作品,了解作者阎妮高中毕业后就远离故土赴法国留学的离乡经历,为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无比眷恋之情做好铺垫。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课题一部分:我的故乡 2.师:故乡,一个多么深情的词语,故乡,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地方。开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用最美的一句话描述你们的故乡,好吗?谁来说说? (生自由地用一句话描述故乡。) 3.是啊,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牵连着我们的心,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故乡的抒情散文,跟随作者阎妮走近她的故乡——北京(板书课题后半部分),去感受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还记得林海音最不能忘却的,她的第二故乡是?(生答——北京。)因为那里有她最纯真的童年时代,即使走遍了世界,家永远是心灵的故乡。这种思乡的情感成了文学家最爱表现的主题之一。今日这篇散文,既写景,又抒情,现在,就让我们拿起书本,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吧。 2.指名分部分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思考 从美妙的文字里,你读懂了些什么? (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部分学生读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4.正音,沟通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记忆中的故乡的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用看似平常却充满温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虽远离故土,却始终不忘自己的故乡,对故乡无比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细读文本,感受画面 1.作者对故乡如此难忘,当你欣赏了这篇美文后,你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