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明号”——市十九中数学教研组事迹汇报材料 我们这个集体共有 9 名数学老师,老、中、青三个层次,年龄结构合理。35 周岁以下的青年老师有 5 人,达到 56%。组内有党员 4 人,占校党员总数的 23%,团员 3 人。组内有高级老师 3人,中级老师 3 人,初级老师 3 人。教研组长**老师今年 32 岁,是校工会委员,曾经担任 5 年的年级组长;**老师是学校副校长兼工会主席;**老师是校总务主任;周恒兴老师是学校工会宣传委员;**老师是初三年级组长。数学组于 20xx 年 6 月被授予市教育系统“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一年来,全组老师没有自满懈怠,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力争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一、仔细学习,落实校本培训。1、要教出有创新的学生就要有创新的老师,因而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师德修养。本组老师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自学,到目前为止,已有 5 人拿到了本科学历,另外还有 1名老师也即将获得本科学历,数学这门课的本科学历是比较难拿的,它需要老师的真凭实学。2、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制定了教研组的培训计划,包括听课情况、学习研讨情况、教研活动情况等。本组老师每学期都要开一节公开课,而且在上课前本组老师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说课,还要评课。除了去校外参加教研活动外,每个星期四下午都要集中学习、研讨。每人都要仔细填写校本培训记录册,撰写教学反思和自修笔记。今年 3 月份,学校检查校本培训记录册,数学组老师全部合格通过验收。3、实施新老结对、互帮共进。积极参加学校工会组织的“青蓝工程”,帮助青年老师尽快成熟,勇挑大梁。此次学校共组织了八个互帮共进对子,其中数学组就占了三对,这三个对子分别是王俊和武治国老师,戴树森和魏婷老师,张连兵和金昌静老师。自从开展结对活动以后,每个结对老师之间都互相听课,青年老师听老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老老师也要听青年老师的课,对他进行指导,并做出评价,每个结对老师之间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10 节,并在学期结束时做好总结。结对这半年多来,武治国和魏婷两位老师在全校大会上多次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我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自信心不强,特别表现在数学这门课上,这就给数学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但我们数学组的老师面对他们,不灰心、不气馁、不放弃,一方面找他们的家长谈,取得他们的支持,更多是找学生谈心,给他们树立自信心,并不计酬劳地给他们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