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 1.学习本文按空间部位对工艺品进行描写的写法。 2.熟读、背诵、翻译课文。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深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本文的结构,理清说明的顺序及方法。 难点:体会雕刻者精致的构思。 解决办法: 1.做好课前预习,在知识结构中疏理以前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精心设计复习题,做到温故知新。 2.仔细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文言文重在朗读,在朗读中领悟内容。 3.课上采纳讲解、提问、启发、诱导等方式,使学生能明白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堂表演。 2.朗读、背诵竞赛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且不说闻名遐迩的中国画,也不说琳琅满目的景泰蓝和绚丽多彩的苏杭刺绣。单说那雕塑一项,就有玲珑剔透的玉雕,精致工细的牙雕,栩栩如生的木刻,神态别致的泥塑,这些巧夺天工的杰作,蜚声中外,深受人们喜爱。今日,我要向同学们推举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板书课题)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第一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字典和参看注释细读课文。并随时记下难懂的问题,等下节课解决。 (二)整体感知 《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言文,它以简练的文笔,运用总分结合,依次说明的方法(总—分—总)介绍了明代雕刻家王叔远的一件珍品——核舟。分别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技艺,核舟的内外结构、人物、文字、图章等,条理清楚,层次井然,使之如睹其物。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以前我们学习很多说明文,像《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食物从何处来》等,也了解了一些说明文知识,下面我们看一下幻灯片,回顾说明文知识。 (1)说明是对事物的___________或对事理进行解释介绍阐述的一种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__________。 (2)假如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lw/Index.html 文章是以理服人,那么说明文则是__________。 (3)说明事物一定抓住_________,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运用_________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