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组成了“情感篇”主题单元,着重歌颂人间真情,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懂得回报。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教学追求的目标。语文课需要泪光闪耀,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这感动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老师之情、学生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让爱的眼泪飞起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难点: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创设情境:本课的教学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情境,用图画展现情境、用音乐来渲染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对话法: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然后展开课堂对话。 自读自悟:“阅读使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一、导入课文、质疑课题 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问: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当学生知道这是歌颂母亲的歌曲后,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音乐导入迅速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为全文的学习定下基调。质疑课题这一环节可以培育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引发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学生初读课文,逐步做到正确、流利,学会生字词,了解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识字,读中感悟、通过读内化语言。正确流利地朗读是做到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