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第二课时网络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荷花》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漂亮景色。课文如画,课堂如诗。依靠网络营造出课文的意境,让孩子倘佯其中。读悟结合,边读边悟,熟读成诵,培育语感,促其积累。让阅读过程个性凸显,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听中想象,化语为画,读中想像,移情体验,抓住契机,训练语言,进展思维,让孩子获得审美体验,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积极对话。使学生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动,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感悟语言文字,欣赏漂亮的荷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探究自然的兴趣。 认知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作者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荷花和看荷花的感受,尽情欣赏荷花的漂亮。 能力目标: 1、能通过文字想象画面,并能通过语言表述出来。 2、能在网络的引导下,阅读其他关于荷花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与荷花有关的知识。 合作学习: 1、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能与伙伴合作学习,共同讨论。 2、能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想法,能大胆补充。 三、学情分析: 《荷花》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网络互动教学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育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网络所创设的美景、音像、涵盖的荷花各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育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能力,并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四、教学媒体选择:网页课件 五、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 Dreamweaver、flash 等软件功能,整合互联网上相关内容,制作成信息丰富、多元互动的专题教学网站荷花。 整个网站由七部分组成,分别为首页、活动策划、课文、荷花欣赏、课外延伸、自主作业、留言板。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六、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