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单元文章中对人物的生动刻画描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能力目标:确立正确立意,并能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以及自主编写组织材料的能力,以及培育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育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更加深刻的体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确立正确的写作角度,根据生活实际来组织写作材料,运用生动的描写语言以及写作手法,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人物描写后加强记叙文和人物描写的写作能力,同时能体会人类之间的关爱。学会与周围的人沟通,以及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我的情操。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1 材料准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 诗歌:《致橡树》 小故事:《天堂与地狱》《孟母三迁》 2 小组准备:分组编写周围人的关于“爱”的小故事。(要求:故事内容真实,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关于爱心,同情心,或者互相帮助等围绕“爱”而发生的小故事,每组至少准备二个或者以上的故事,经过讨论,组织讲述。) 教学方法: 1,回顾分析:首先带领学生回味本单元文章内容,概述文章的情感:第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我”与保姆阿长之间的感情,是一种关怀和依赖的关系,“我”幼年的时候依赖着长妈妈,而她也是十分的关爱我。而《背影》《台阶》均是讲了儿子与父亲之间的情感,有“父爱如山”的亲情,也有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最后《老王》《信客》则是对周围人物的描写。回顾课文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 2,讲授法:通过老师的直接传授,让学生品味这些小的故事其中的情感,老师予以正确评价和分析,学生能快速准确的理解其内容与人物描写中的技巧,以及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3,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探究,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风气。 4,点拨学习法:在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和回答之后,老师予以正确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准确的理解“爱”的内容和含义。以及加深对写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导入语)生活中,有点点滴滴的小事时刻发生在我们周围,大家有没有仔细的去关注过或者思考过它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