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优质同步教案设计五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老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 1 《青蛙写诗》 1.(1)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课件。(老师) (2)制作水珠、蝌蚪、青蛙等头饰。(老师) 2.生字、生词卡片,编写并认识各种常用标点符号。(学生)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学:(老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老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5.认识新偏旁“冖”。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利用简笔画画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本着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最后班内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深化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 1 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 1 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