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计划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它将大大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小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适应 21 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进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教学目的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学生边学边练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后,应能较好地掌握猎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方法,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六七年级学情分析: 1、六、七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爱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究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上个学期我实行的是课前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后再来机房实践,效果还不错,这个学期要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六、七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爱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 20 分钟以内。六、七年级学生要给他们法律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进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学期重点讲授word知识。争取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 五、附:落实教学“五仔细”的具体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仔细落实“五仔细”具体措施: 一、仔细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究、讨论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 1—2 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悟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