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班别: 组别: 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意的理解体会诗歌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丰富的诗情。【学习重难点】理解体会诗歌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使用说明】1.课前阅读课文,并用 10 分钟完成【自主学习】和【整体感知】;2.课堂完成【合作探究】;3.课后用 15 分钟完成【巩固提升】。【知识链接】一、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整体的,空灵的。它突破和超越了具体的意象启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即“境生象外”。二、诗歌赏析方法指导请认真阅读课本 P22-24 的“赏析指导”,用笔勾画重点,明确以下知识点:1、什么是置身诗境?反复诵读诗文,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2、如何置身诗境?A、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和诗人取得共鸣;B、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C、充分发挥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所描绘的奇幻的世界。3、什么是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诗歌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4、怎样缘景明情?A、意象组合法:将诗中简单排列的意象连缀起来,在一个简约、明净的画面中,体会作者的诗思;B、补充联缀法:把诗中那些跳跃性大,色彩不一,情绪起伏的意象,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联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C、品读词句法(尤其是结尾句):对作品中的精妙的词句,多加涵咏、玩赏,品出精妙而使全诗意境、诗趣全出;尤其对那些诗意含蓄、余味久长的结句,要反复吟哦,细细品味,以体会诗境之隽永、高妙。三、了解作者: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