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第 2 课时)《雨霖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词的意象、意境,把握本词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2、明确词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的写法。3、背诵《雨霖铃》,了解婉约词的特点。过程与方法:在学生预习、小组讨论、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讲授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巩固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为高考鉴赏诗歌打基础。2、分析体悟作者在本词中表现的的情感思想。预习任务一、结合注释、熟读并背诵《雨霖铃》,在读准字音、写对字形的基础上把握本词的内容。二、把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来。三、找出本词的意象并概括其特点。四、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着写一写。五、划出本词写景时实写、虚写的句子,并思考本词的表现手法。作者与背景材料:《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作者在填这首词的时候,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一点。自主检测1.默写。① 寒蝉凄切, , 。② 执手相看泪眼, 。③ 念去去, , 。④ , 应是 。2、试着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问题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