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11 师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11 师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16
高中语文 11 师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16
高中语文 11 师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16
《师说》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读准句子停顿,熟练朗读课文 2.把握古代论说文的特点,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4.掌握实词“师、道、惑、知”和虚词“者、乎、于、之”等的用法和意义 【学习重点】 1.了解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和择师的标准 2.分析特殊文言句式和几个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1.第一段论点的推出过程 2.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作者针对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和魏晋以来士大夫中的“非师无学”“耻学于师”,以及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此事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初中时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 á 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11 师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