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考阅读——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中考阅读——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_第1页
1/5
中考阅读——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_第2页
2/5
中考阅读——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_第3页
3/5
编号: 中考阅读——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20XX]XX 号(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止)(本模板为 Word 格式,可根据您的需要调整内容及格式,欢迎下载。)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 5 寸至 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 8 到 14 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 120 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000 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 19 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 3000 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假如把 1 万种每种 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 5 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 15 公斤。 科学在进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培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考阅读——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