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析 作为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中职语文课程在进行思政建设的时候,必须将“文道并重”作为原则不动摇,这样做可以避开思政教育脱离语文教育,以及语文课堂被转变为德育课堂的问题。老师应清楚语文这一学科的优势所在,去了解学生现在的思想情况,并对课文中隐藏的思政内容进行发掘,运用一系列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实现思政课程和语文课程齐头并进的进展,从而使“润物无声育匠心”的教学效果得以实现。 文道并重;中职语文;思政建设;课程实践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领域迎来新的进展阶段,因此,不仅要在各个高校中推动“课程思政”,更应该在中职学校中推动。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点,语文课堂必须将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思想教育意义体现出来。然而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生并不具备整齐划一的素养,而且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学习生活中会出现叛逆行为,很容易被不良社会风气所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这一学科能够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其原因是自身的特点与思政教育的要求相适应。 一、中职语文课程主要建设方式 1.1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中职学校应有的放矢进行思政教育。在每学年开学的时候,老师为学生布置可以进行自由发挥的作业,让学生在不限制题目、字数和体裁的情况下,用自身的能力写出一篇原创作文。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目的是抒发一个人的真情实感,同时获得知识产权意识,原创精神得到增长。老师通过阅读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走进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感,奠定语文课堂中思想引导的基础。1.2 重新构造现有的教学体系。老师应当重新整合现有的教材体系,考虑到学生现在的需要,使语文这一科目的人文性得以强化。在语文课堂中,将文学鉴赏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同时将演讲和应用写作为辅助课程内容。例如将教学体系分为近现代文学鉴赏、古诗词鉴赏、其他文学形式鉴赏三大块,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展开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1.3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中职学校不仅要将学生培育成为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还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和情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学作品通常会启发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情感,所以,老师必须在语文课堂的思政建设中,通过解读相关文学作品,给予学生启发和影响。例如在课堂上对钱钟书的《围城》进行讲解时,老师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