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请看下图书影。下列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A.开始探索新知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2.下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3.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4.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6.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A.振作少年精神B.发动文学改良C.推动文学革命D.反对愚昧与专制7.1922年,李大钊的一篇演说稿写道:根据马克思的学说,“在资本主义发达中,产生了一种新势力。这种新势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发生,恰如鸡子在卵壳里发生一样。……打破卵壳,是革命的现象;打破这资本主义的制度,也是革命的现象。有些人,愿意进化而不愿革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革命乃是我们更大的途程’。”这反映了作者分析问题的视角()A.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B.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分步实施C.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D.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8.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人民大众之所以支持共产党,“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的抗日活动,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A.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C.自力更生D.群众路线9.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谈道:“中国急需团结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国家。”此时,毛泽东所谈到的这个“新国家”的性质是()A.资本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C.自由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10.(2019·湖南师大附中质检)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是他一生思想和事业的真正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正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C.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11.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12.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