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要点导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删)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社会科学前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时间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群众史观)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具体内容。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具体内容: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唯物主义的不同形态及唯心主义的不同形式3.物质的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理论意义: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以及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互相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令,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