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对象与特征

2025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对象与特征_第1页
1/4
2025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对象与特征_第2页
2/4
2025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对象与特征_第3页
3/4
考点跟踪突破 20 阐明对象与特征(一)(·包头)阅读下文,完毕 1-4 题。筷子春秋① 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纯熟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的代表。② 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阐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因此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 , 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 , 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 , 曲柄浅斗 , 很 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 , 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以便。 ⑤ 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 ,由于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以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目前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⑥ 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感人体三十多种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⑦ 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友好传送的物质”。(作者李阳波,选自 2016 年 5 月 6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种方面简介了有关“筷子”的知识?①“ 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② 对“筷子”这一餐具诞生的推测。③使用筷子有助 于身体健康。④使用筷子是文明进步的体现。【解析】这篇文章的阐明对象是“筷子”,前三段简介了“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第④⑤段简介了对“筷子”来源的推测,熟食烫手,就用树枝;第⑥段简介了 筷子使用灵活,具有健身作用;第⑦段简介了筷子的意义,是文明进步的标志。2.第④段画线部分采用了哪种阐明措施,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对象与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