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40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措施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措施,是《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修订版)新增长的考点,这个新考点在全国新课标三套语文试卷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均有明显体现。其实,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数年考察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措施作为论述文的三要素,一直波及其中,只是没有单独作为考点列出来而已。在新修订的高考大纲中,明确列出了这个考点,表明对这方面的考察将会愈加重视,此后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设置上也会深入强化。《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修订版)明确界定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的选材范围和考察目的:“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体现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重视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措施。”从中可以看出,新增长“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措施”的考点,将是此后几年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察目的之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背面的题目。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曾经讲过这样一种故事:有位艺术家在曲阜想向路边的老大娘问路,于是先客气地打了个招呼:“大娘,您吃饭了吗?”大娘回答说:“食久矣。”艺术家不禁感慨万分:曲阜真不愧是孔圣人的家乡,连老太太说话都是先秦古汉语!语言自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方言,则为语言的艺术锦上添花。文康用北京话写的《子女英雄传》,邹必显用扬州话写的《飞砣子传》,韩子云用苏州话写的《海上花列传》……都是小说作品中的奇葩。而江苏昆曲、苏州评弹、安徽黄梅戏、京韵大鼓、闽南南音、客家山歌、陕北民歌、山东梆子、东北二人转……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以方言来体现的艺术形式。假如没有方言,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怪乎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曾言道:“方言式微,文化遗产保护将成空中楼阁。”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方言确实日渐式微,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方言资源流失”现象。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种调查,在 6 岁到 14 岁孩子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一般话,但 52%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同样,福州的诸多中小学生不会说福州方言,甚至同一家庭内的组员之间都互讲一般话,这引起了老一代福州人的忧虑,以至于福州市政协委员提议尽快实行“双语”制度,争取把福州话列入国家保护工程。沪语专家也对上海方言的现实状况忧心忡忡:年轻一代对上海话相对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