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接本公共课政治真题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逐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每题 1 分,共 35 分) 1.世界观与措施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高于措施论 B.世界观与措施论是对立的 C.世界观就是措施论 D.世界观与措施论是统一的 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D.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19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时空性 B.实物性 C.客观实在性 D.运动 5.“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持续性和非持续性的统一6.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在他住处月围有诸多竹子。他―年四季观测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一样步期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受到大家赞扬。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流传至今。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7.对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 A.尊重客观规律 B.充足发挥集体智慧C.充足调动个人积极性 D.克服保守思想∷⒏ 下列选项中,比方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 )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傍晚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的() 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 B.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C.对立面的互相排斥 D.对立面的斗争 10.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统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重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规律的原理 B.否认之否认规律的原理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12.“取其精髓 ,去其糟粕”体现的辩证否认的实质是 A.事物的自我否认 B.事物联络、发展的环节 C.“扬弃” D.肯定一切 ,否认一切 13.事物的发展是 A.一帆风顺的 B.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