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云南的歌会课文教案

云南的歌会课文教案_第1页
1/4
云南的歌会课文教案_第2页
2/4
云南的歌会课文教案_第3页
3/4
云南的歌会课文教案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i2)西譬(pi4)喻糯(nuo4)米蹲(dun1)踞 忌讳(hui4)酬(chou2)和铁箍(gu1)熹(xi1)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怀。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人’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欣赏。 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lt;大公报 gt;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讨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讨论所讨论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讨论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 gt;、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讨论》。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 1~3 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 1~3 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日课 听写词语,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口头造句。 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 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二)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云南的歌会课文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