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基层建设方案20*年,*市工商局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立足系统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明确目标,强力推进,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基层规范化达标”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系统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一、顺应大势,积极主动,以规范化引领基层工商工作随着形势发展,特别是“两费”停征后,工商部门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加强和改进监管执法上来,切实履好职、尽好责。而实现履职到位的关键是基层工商所建设,有效方式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目前基层工商部门存在的职能不明、职责不清、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套目标明确、职责清晰、科学合理、系统完整、便于操作的机制来规范基层建设工作。鉴于此,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市工商所广泛开展了“基层规范化达标”活动,把基层工商所的思想教育、业务工作、内务管理等工作量化、细化,统一标准,将规范化的管理理念、科学标准、规范程序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其核心内容就是引入规范化管理的理念,促进工作规范、行为规范和装备规范,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变指令“派工式”工作模式为按岗位职责运作的工作模式,逐步实现从“人管人”向“制度管人”、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二、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地确立规范化达标目标目标引领行动。如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来引领基层建设,是开展规范化达标活动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努力在“四个力求”上狠下功夫。一是定位力求高。规范化达标标准既是基层建设的总纲,也是对基层工作统一考核的尺度和导向。我们确立了“一年全面推进,两年全面达标,三年大见成效”的总体工作思路。二是决策力求实。规范化达标是对基层工商所实施全方位规范化管理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决策、执行、考核“三位一体”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我们按照“科室拟初稿→领导提要求→基层拿建议→班子作决定”的程序,最终形成了第1页共4页《全市工商所规范化达标标准》。三是涵盖力求广。规范化达标内容涵盖了基层建设的方方面面,既有量的指标,又有质的要求。它把基层工商所的思想教育、业务工作、内务管理等所有工作,都用规范化标准这种特定形式给界定下来,共计十三大项181条。四是内容力求新。市局各科室在全面总结基层建设成果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上级对工商所工作的最新要求,联系基层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制定出本业务口的工作目标和达标标准,既适度超前,又量力而行。三、狠抓落实,严格考核,深入扎实地推进规范化达标活动(一)量化目标,职责清。我们按照定岗、定员、定责、定标的原则,将基层工作目标逐一细化量化到工商所的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使工商所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更加清晰、具体、准确。达标标准十三大项181条,每一大项满分100分,每一小项也量化了相应的分值,把基层的所有工作量化成了易操作、易掌控、易考核的具体指标。从而解决了基层工商所和人员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二)强力推进,力度大。为推进工作落实,重点抓好“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市局与县级局、县级局与工商所、工商所与工作人员之间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以责任追究强化执行观念,落实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能。工商所是规范化达标活动的“主角”,工商所长是第一责任人,工商所人员是直接责任人。二是领导包片制度。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包县,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包所,所领导班子成员包岗,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工商所达标工作进行指导。所有科室和人员积极开展对口指导帮扶,举全系统之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定期调度制度。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例会制度,对各县级局开展工商所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进行调度,通报情况,找出问题,研究对策,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四是督导检查制度。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相互观摩等形式,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积极推动达标创建,检验达标成果。市局先后两次组织各县级局和市局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对各县的工商所规范化达标工作进行了现场第2页共4页观摩。(三)务求实效,考核严。市局要求全市所有工商所要在两年内分批达标,并且20*年达标的工商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