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管理制度1.0 总 则1.1 为了把企业的管理方针系统地转化为企业和每个部门、单位、层次乃至每个员工积极追求的目的,实现顾客规定、保证顾客满意的目的,制定本制度。1.2 制定管理目的的五项原则:(1)可追求性原则。既规定管理目的具有先进性,满足管理水平不停提高、持续改善的规定,又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2)以管理方针为框架的原则。紧紧围绕管理方针展开,既不要超过方针的范围,又要保证方针在持续改善管理体系和实现顾客规定,保证顾客满意的宗旨不落空。(3)全面性原则。应包含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规定的所有内容。(4)层次性原则。在各个职能部门及其专业线和各个层次上进行展开,直至操作层,下层保上层,各职能部门和单位保企业。(5)可测量性原则。管理目的要量化,切忌定性不定量。2.0 企业管理目的2.1 企业管理目的按年度制订。由综合办公室根据经理办公会议的精神制订,总经理同意后公布。2.2 企业管理目的必须包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内容和其他规定2.3 每年的管理评审,对管理目的的完毕状况一起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管理规划,制定新一年度的管理目的。3.0 部门管理目的3.1 各职能部门应根据企业年度管理目的中有关内容结合本单位的详细工作,制定本部门的实行目的。为了保证一级管理目的的实现,二级管理目的值要高于一级目的。3.2 各部门应按专业线进行分解、贯彻,变为职能岗位人员的工作目的。4.0 管理目的的修改4.1 原则上管理目的一旦同意后,不应随意变动,保证其严厉性。当遇有下列客观状况之一时,容许修改:(1)市场发生变化,带来产品与工程项目的变化;(2)生产能力或工艺发生较大变化;(3)法律法规或行业原则或规定发生较大变化;(4)产品设计或使用功能发生较大变化等。4.2 管理目的的修改可由实行单位和部门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使管理目的难以实现时,提出的修改提议,经总经理同意后,下达书面修改告知。5.0 记录5.1 管理方针和管理目的公布令 5.2 管理目的识录表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为全面提高我企业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质量为本,持续改善,诚信经营,业主放心"的质量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的,特制订本制度,企业所属各项目部,分包单位及施工班组均应严格执行.一、质量检查工作制度为使质量检查工作明确职责,严格制度,防止为主,充足发挥质量检查人员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制度。1、必须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