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在山的那边》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在山的那边》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_第1页
1/9
人教版《在山的那边》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_第2页
2/9
人教版《在山的那边》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_第3页
3/9
人教版《在山的那边》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所谓教案,简单地说,就是老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在山的那边》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在山的那边》课文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旧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日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旧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信任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山的那边》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2.理解诗歌中大海、群山的艺术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重点: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2.理解诗歌中大海、群山的艺术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诗歌中大海、群山的艺术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必须体现的环节: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 分钟左右) 二、自学指导 三、学生先学 四、检测(15 分钟左右) 五、后教(讨论更正)(10 分钟左右) 六、当堂训练(20 分钟左右) 七、教学反思 教案集体备课 修改意见备注 教学设计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日我们来一起学习王家新的《在山的那一边》(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出示)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2.理解诗歌中大海、群山的艺术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及时评价,并订正错误,老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 2.听读课文。 3.齐读课文。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理解内容,品味语言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朗读课文。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 1.1、诗中“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在山的那边》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雏圣文化+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大量办公文档供您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