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第九册五年级古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吟诵《枫桥夜泊》,体会古诗描写的景,体会的心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和 张继是唐代大诗人。 二、释题: (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三、范读诗歌(听录音带) 四、读诗歌,提出疑问。 读诗歌,借助注释想象诗意,提出疑问。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睡呢?) 五、试讲诗歌描写的景色 1。同座对讲。2。指名试讲。 (月亮渐渐落下,听到乌鸦哇哇地啼叫声,天空中布满了寒霜,诗人面对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满腹忧愁而难以入睡。这时,姑苏城外寒山寺里夜半敲钟的声音传到客船上来了。) 六、指导朗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读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的意境。 八、总结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由于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山寺也因而名扬天下。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所见 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所闻 乌啼 钟声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二) 别董大 教学目标: 3、吟诵《别董大》,体会古诗描写的景,体会的心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和 《别董大》是唐朝诗人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法董庭兰。他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古琴手,当时盛行胡乐,他受到冷落,高诗送别他,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二、释题: 《别董大》:和董大告辞。 三、范读诗歌(听录音带) 四、读诗歌,提出疑问。 读诗歌,借助注释想象诗意,提出疑问。 五、试讲诗歌描写的景色 1。同座对讲。2。指名试讲。 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 (这暗示了董大失意的境遇。) 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 (写雪中景致,也隐喻和董大即将分手远行) 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