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奋为主题的高考素材故事篇_高考作文素材 1、司马光读书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励志故事)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马上会清醒,又可以起来继续看书了。他把圆木头叫警枕。 2、一举两得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其实是他第一次采纳了鲁迅这个笔名。 一次,鲁迅的好友许寿裳问鲁迅说:你用鲁迅这个名字,可有什么讲究? 鲁迅回答说,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说,自己比笨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较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更加勤勉,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们的效果。 3、妙用镜子 天边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大地仍在酣睡中,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校园一片寂静。一个人轻轻走出了宿舍,来到后山上,把一样东西挂在一棵树上。这个就是肖楚女。 肖楚女初次担任教员,担心自己讲课效果不好。每天天拂晓,他就跑到山上,投井下石上镜子,反复对着镜子讲,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这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肖楚女的教学水平大有提高,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常驻到尊敬和赞誉,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炼丹家与火药 隋朝初,有个名叫杜子春的人记下了一件事:他去深山里看望一位炼丹老人,天色晚了,老人就留他住下来,夜里,忽然看到炼丹炉里冒起大火,焰火一直升到屋顶,把整个房子烧了。后来这个人通过一次次的试验,终于发明了会着火的--火药。 到了 10 世纪,唐朝末年的时候,火药已应用于军事,用来制作武器了。从此,兵器由冷武器跃进为热武器。 5、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6、十二岁的秀才 有个贵州侗族人叫隋本松,才学出众。他从小就勤奋学习,白天上学堂,晚上苦学到深夜。12 岁上黎平府考秀才,考官看他年纪小,不让他报名。 陆本松说:我虽 12 岁,已读十年书了。考寂很惊异。陆本松说:我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