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原来的会计模型重组,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科有机融合的会计信息系统。新建立起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全面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的处理过程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以及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不仅是现代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的一次飞跃,更重要的是它对会计理论及实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 (一)对会计目标产生的影响 所谓会计目标,就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体会计工作以期要实现的要求或者标准,它是决定着会计实务的进展方向,同时也是会计工作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化,它可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当今会计信息化快速进展的时代,会计基本目标依旧是提高所在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目标就是向债权人、投资者、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或者社会公众,提供一些与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进展状况有关的信息,通过这一财务信息来反映企业管理层责任的履行情况,这有助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参考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对于会计信息化技术而言,其本质上是会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相融合,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会计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并建立一个可以满足现代管理要求的新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而不是为了更好为提供会计信息而服务,或者说重心并不在此。当今虽然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会计信息更能满足社会公众对某企业经济状况的需求,它为需求着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和信息。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会计信息的处理已经逐渐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和系统化,甚至可利用自身信息来实现准确的预测与决策。即便如此,但这种先进的技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原有的目标,反而促进了原有会计目标的快速实现。 (二)对会计基本假设产生的影响 对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影响。会计主体即会计实体,它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在传统经济时代,会计主体范围一般比较明晰,主要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企业会计只是核算企业范围之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向有关对象提供各种需求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极大地扩大了会计主体的范畴,尤其是各种网络公司处于媒体空间之中。然而无论会计主体外部表现形式及存在介质发生怎样的变化,会计服务对象依旧是特定的主体,它以客观存在或者发生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