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经济监督工作报告20XX年是市工商局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完成市场办管脱钩和“两费”停征后,全系统上下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核心,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大力推进职能转变和工作转型,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各类企业发展20XX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2750户,注册资本(金)388亿元,呈现出私营企业和外来投资迅猛增长、内资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平稳发展的态势。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7万户,其中,内资企业7331户,外资企业1041户,私营企业5.85万户,个体工商户10.3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52户。全力服务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采取24条有力措施,提升了工商机关服务示范区建设发展的能力、效率和水平。采取主动回访、上门检查等方式,重点对全市536户外资企业法人经营现状进行了调查,建立外资企业工商联络员制度,为外企发展创造条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开展了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和动产抵押登记工作,共办理股权出质设立登记268件,出质股权51亿元,担保债权75亿元;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4550万元;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314件,担保的主债权金额30.76亿元。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加大了商标品牌培育力度,突出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农产品和传统老品牌等重点商标,开展了“一所多标”等工作,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建立了国家、省、市不同层面的驰、著名商标梯队,整体推进了商标战略的实施。全市共申请注册商标5808件,同比增长66.8%。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注册商标2.4万件,占全省36.76%;驰名商标18件,占全省38.3%;省著名商标164件,占全省16.71%。经过我局积极努力,市荣获了“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称号,第1页共5页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等方面享受国家工商总局13项商标战略扶持措施。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农资企业连锁经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97户。广泛开展了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等帮扶活动。围绕保春耕、保秋播等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创建“农资经营示范店”活动。共查处各类农资案件230起,案值222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1万元,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提高监管效能,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系统共办结行政处罚案件2952件,案值3638万元。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严把食品经营准入关,核准食品流通许可证6953户。以乳制品、酒类、食品添加剂、校园周边食品以及农村食品市场为重点,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抽检各类食品1002组,对不合格商品进行下架退市和查处。大力推广“票证通”系统,全市共有1496户食品批发经营户开通了“票证通”系统。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行动。以商标印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整治领域,以农资、食品、图书、音像、软件、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等商品为重点整治产品,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362件,案值420万元,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集中环保销毁,我局的“双打”工作得到了省工商局的通报表彰。开展了世博会标志、亚运标志的保护工作。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建立和实施了广告监管制度,共监测电视、报纸、广播、期刊发布广告107万条。开展虚假违法药品广告、互联网涉性及低俗不良广告、新闻媒体虚假违法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发布违法广告监管公告3期,查处各类违法广告案件185件,罚没款133万元。强化对广告经营单位的监管,进一步落实了广告审查员的责任,规范了广告语言文字的运用,倡导发布公益广告6.1万条。严厉打击传销行为。坚持把打击传销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完善防范和打击传销的长效机制,研究分析传第2页共5页销活动“资本运作”的新模式、新动向,以龙岗开发区等地为重点区域,全年组织了60多次打击传销集中行动,取缔传销窝点236处,驱散传销人员4000余人,立案查处传销案件8起,移送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