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管理编号:模组设计方案书(动力电池系统的模组设计方案书)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文档版本:批准审核校对设计版本日期变更者变更章节变更内容变更理由第 1.0 版目录1 电池模块结构 51.1 总体设计思路 51.2 支架设计 51.3 汇流板设计 61.4 引出极设计 61.5 镍带设计 62 模块安装顺序 81・1 总体设计思汇流板与至此达到1 电池模块结构电芯由两块塑料支架以交错的方式排布固定,如此保证电芯排布密度达到最大。电芯间距离 1.5mm 达到安全距离。每个电芯由塑料支架上的三角柱支撑,三角柱同时具有定位汇流板和镍带的作用。电芯与镍带焊接,焊接方法为电阻焊,镍带再与汇流板焊接,焊接方法为激光焊。引出极焊接,焊接方法为电阻焊,电流由电芯通过镍带到汇流板再到引出极引出的过程。1・2 支架设计支架是起到固定电芯、汇流板、引出极等零部件的重要部件之一。电芯支撑设计:电芯为均匀间隔排布以达到空间利用效率最大。每颗电芯由三个三角柱支撑,三角柱高度 6mm 拔模角度 15°使电芯装配时两支架可平顺对正不至由于电芯不正导致装配不畅。壁型塑料件设计往往拔模角度越大越好通常薄壁处为 2°-5°最小可取到 0.5°,为保证脫模顺利及固定电芯的作用选择 15°角度过大则无法保证三角柱咼度。模块固定设计:支架由六根 M3*35 三件套螺柱均布固定,等级 10.9 抗拉强度 1000MP 屈服强度比0.9,模块约重 10kg,满足设计要求。支架上下各设计两个 V 型槽,槽底嵌入 M5 铜螺母用于固定在箱体内,V 型槽有效节约了空间使模块体积不增加。顶部增加两个空槽用于信号线通过不增加额外走线空间。顶部两侧增加护耳用于保护引出极不与外界触电。支架两侧增加沟槽用于引出极藏入并且不增加模块尺寸。支架材料选择:材料选择为尼龙 66(PA66)+玻纤,材料内加入绝缘母料。该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加入玻纤后缩水率减小有效的消除了三角柱位置的水纹。1.3 汇流板设计汇流板是将电芯并联的部件。整组电芯的正极负极各一片。汇流板为 0.5mm 铜板冲压成型,借由塑料支架上的三角柱定位。三个三角孔中心冲 d12 圆孔用于电芯与镰带焊接。1・4 引出极设计引出极是将电池模块正负极引出的部件。引出极为 1.5mm 铜板冲压成型。引出极与汇流板焊接宽度为 6mm,节省了模块空间,使模块尺寸减小。铜件与铜件焊接常用方法为超声波焊和电阻焊,由于焊接宽度小而超声波焊机的焊头较大无法下降到 6mm 的空间所以选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