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商业银行成本核算讨论 在国家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改进成本核算方法,而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成本控制,进展低成本+高风险的业务,以达到提高利润的最终目标。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不够成熟,还是主要采纳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文章结合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作业成本法对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商业银行;成本核算 1 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现状 国家近几年经济进展迅速,商业银行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扩大,但是全球经济的增速在放缓,商业银行想要保持较高的利润率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此,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必经之路。同时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银行需要了解产品、客户以及部门的成本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国内规模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通过多种方式来法律规范成本核算,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间接成本大,成本分配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1 成本分类粗略 多数商业银行的间接成本只是根据业务数量、职员数量来进行简单的分类,这样可能会出现不同难度的业务分配到相同成本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交易频繁的业务成本占比少的情况,那么最终反映出的成本信息就会与成本不符。此外,在运营中,银行会忽略一些变动费用的精细化核算,如招待费、安保费、宣传费、办公费,这些费用也会影响到银行整体的成本核算。银行产品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和客户需要进行多重分类,带来成本核算对象的分类也十分灵活,不同层次的需求产生不同的成本信息,也就要求精确度更高的成本核算。需要通过动因来确认对应产品、客户以及部门的成本信息,对作业进行动态的追踪和反映,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指导银行的经营活动,共同完善银行的管理体系。 1.2 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商业银行绝大多数采纳变动成本法或完全成本法这 2 种传统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法只是将成本形式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完全成本法则是将所有的制造成本都归纳给单位产品。但是银行的成本中,需要考虑风险要素,规避风险产生的费用应归为风险成本,按传统成本核算方法,难以在会计核算中准确地反映或有风险成本,那么核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信息并不完全。除此之外,银行还会采纳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成本核算方式,如成本费用项目预算定额管理制度。通过上级的决定来进行成本核算,员工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