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开展服务一化三基工商联络员帮扶企业工作典型材料初夏时节,走进****发电厂生产车间,只见发电机组运转正欢,发电量数据在显示屏上不断攀升。在场的企业有关负责人**高兴地对**说;“是工商部门的大力帮扶,企业才有今天喜人的生产局面”。不久前,**市工商局局长文建平在****发电厂走访时,获知该厂为争取世界银行贷款,急需变更企业主体。为此,企业老总一筹莫展。文建平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建议企业采取动产抵押方式融资,并带领工商干部上门为企业办理好动产抵押登记之后,迅速安排工作人员陪同企业负责人赴京办理相关手续,使其顺利地从世行获得了1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为企业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工商部门急企业之所急,用创新的理念,一路跟踪服务,堪称服务企业的典范”。**言语中满是感激。这正是XX市工商局在全市推行服务“一化三基”工商联络员制度,主动帮扶企业的真实写照。解决融资难题,指导申报商标,上门办理年检······凡此种种,无不是工商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真心实意帮扶服务企业的有力诠释。一对一服务,个性化帮扶,作企业的“贴心人”受国际金融海啸冲击,我市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生产滑坡、经营困难的状况。为深入贯彻省委“一化三基”战略,帮助企业度过“冰冻期”,市工商局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启动服务“一化三基”工商联络员帮扶企业工作。挑选559家有发展潜力、有带动影响力的企业作为工商联络点,从工商系统中精选出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作为工商联络员,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的联络关系。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吉振君一个人联络了建滔化工、中钢衡重、特变电工等5家企业,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家一把手联系的企业全部列为他的联络对象,党组其他成员都联系2家以上企业。第1页共4页进企业门、听企业言、知企业情、解企业难、连企业心。在大走访活动中,全系统486位工商联络员共走访企业1856次,为企业提供涉及注册登记、年检事项、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等政策法律咨询1142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74个。今年2月,市工商局出台《关于促进XX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后,各联络员在第一时间就将促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送到企业,真正在企业与工商部门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工商联络员制度采用“一对一,多对一”的联系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帮扶,“保姆式”的呵护。市建设银行是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科科长谢卫华的联络企业,在衡阳开办了39家分支机构。两年前,该行所有网点年检都需来XX市工商局窗口办理,由于企业分支机构较多,地点较为分散,资料准备相对复杂,企业办理年检往往需来回好几趟,耗时费力。市工商局推行“企业办事预约制度”之后,这样的麻烦事变得十分的方便快捷了。今年5月,应市建设银行的预约,谢卫华率工作人员上门为其办理年检业务,现场解疑答难,指导其补充、规范资料,该企业当场准备年检资料、当场提交,工作人员当场受理、当场审核、当场加盖年检戳印,2个小时便办完了39家分支机构的全部工商年检手续。市建设银行财务会计部经理伍四清深有感触地说:“原来办一个分支机构的手续都要来回跑几次,花费好几天,现在近40个分支机构的手续一次性就办理好了,工商部门想得真是周到,为我们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今年以来,市工商局企监科先后4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衡钢、雁能等企业,集中办理了107家法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年检手续。走近企业,主动作为,做企业的“贴身指导员”“‘走进’企业很容易,关键是要走近、亲近、贴近、靠近企业,让工商人的脉搏同企业一齐跳动。”正如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吉振君所说,市工商局推行建立重点企业品牌建设工作联络点制度,把全市35家省著名商标企业和经济扩张力强、上升势头好的注册商标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制订帮扶方案,推进品牌战略,加快“一化三基”步伐。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著名商标第2页共4页71件;今年拟申报省著名商标15件,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驰名商标2件,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4月份,湖南金杯电缆有限公司的“金杯”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实现了衡阳历史上“中国驰名...